八角鼓是什么乐器?八角鼓介绍
八角鼓戏曲中更多的融合了诸多地区艺术成分,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艺术特色。它的多元性,受到流传地域民俗文化的影响,它以深厚的文化穿透力,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。
早期的八角鼓,源于关外,流传于关内,是满族人在关外牧居时的一种民间乐器,每当人们行围狩猎和劳动之余,常以八角鼓自娱自乐,庆贺丰收的喜悦。进关后,在驻防地或行军途中,也常击鼓高歌尽情演唱,以排解劳顿。八角鼓流传至今,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。清乾隆四年(1739),清政府修筑绥远城(今呼和浩特新城),此地成为满族八旗军旅御外驻防城池,也是随军家属聚居营。生活在这里的满族八旗官兵,闲暇的时候,常常持鼓演唱,并将身边的风情逸事、日常生活融会进唱词,自编自唱。八旗军旅咏唱凯歌时还用它击拍鼓劲,因此八角鼓,随着清满族旗兵驻屯边塞而传入呼和浩特地区,流传开来。清乾隆年间,演唱盛极一时,曾被称为太平歌。到了民国初,绥远城满族后裔经常组织票房,编词演唱。这时的八角鼓曲艺不断地吸收、丰富,已经成为都市一种时兴的艺术了。日寇入侵绥远后,八角鼓曲艺演唱活动日渐衰退。